经过基因编辑的鱼可以放心食用吗



  黄颡鱼也被叫作黄姑子、刺黄股、昂公等,是一种优质高档经济鱼类,肉质细嫩鲜美,火爆程度不亚于麻辣小龙虾。但是,较小的个体、较低的出肉率及较慢的生长速度限制了它的经济价值。

  近日,中国科学家采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生长快速、肉质量高且规格大的新品系黄颡鱼。这是国际上首次实现的水产养殖鱼类(黄颡鱼)的基因敲除。

  据介绍,该项研究始于2010年,由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赵庆顺课题组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潘建林和葛家春研究员等合作,采用第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成功敲除了黄颡鱼的肌肉生长抑制素(简称肌抑素)基因。肌抑素基因是一个控制动物生长的重要基因,多种定向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种家养动物,如牛、绵羊、狗等都携带了肌抑素基因的自发突变。携带这些自发突变的家养动物均表型出“双肌”表型,肌肉含量比肌抑素基因正常的品系显著增高。

  经过基因编辑的黄颡鱼生长到30天时,就开始出现明显的双肌表型,在第80天和210天时,体重分别比同胞野生型鱼增大27%至37%。

  现在,基因组编辑技术广泛应用于动植物品种改良、疾病模型建立以及基因治疗等不同生物农业和生物医学领域,对人类自身的日常生活正在形成日益巨大的影响。

  “基因编辑与转基因不同。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的目标基因靶向突变,与天然的基因自发突变相同。其对基因的影响远比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及太空育种对物种基因组的破坏要小得多。”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赵庆顺教授说。




上一篇:Science子刊:基因编辑患者的干细胞可逆转糖尿病
下一篇:科学家构建大豆单碱基替换基因编辑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