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式科技”如何成就全球最大规模检测行动?



  

“广式科技”如何成就全球最大规模检测行动?


  设在广州体育馆的“猎鹰号”气膜实验室。受访者供图

  

“广式科技”如何成就全球最大规模检测行动?


  广州的核酸检测人员在执行检测任务。

  受访者供图

  近日,新冠疫情检测排查行动,在广州全市范围内铺开。据市卫健委提供的数据,5月26日启动核酸大排查以来,截至6月7日24时,全市累计核酸采样2798.55万份,共发现阳性40人。十三天内,广州完成了采样检测近2800万份。

  这是什么概念?去年,武汉曾在10天内完成了千万人级别的检测。如今广州刷新了这项数据。6月9日,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翔在新闻发布会指出:“广州在短时间内,完成迄今全球城市最大规模的核酸检测行动。”

  作为一项大工程,广州这座实际服务管理人口超2200万人的城市,实现如此量级的核酸检测,不仅有赖于高效的组织力,更是基于医疗资源支撑力。目前,广州具备核酸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共有23家。众多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第一时间反应,用一批“硬核”科技武器,为战“疫”行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南方日报记者 李鹏程

  速度:迎战疫情杀出的“回马枪”

  用事后的眼光打量,旁人才明白:华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银健康”)的“开疆拓土”,不是疯狂之举,而是未雨绸缪。

  2020年底,疫情防控早已进入常态化,社会对核酸检测需求量保持在相对平稳水平。当时,华银健康却频频出手,在珠三角新增布局了两个核酸检测基地。

  “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可观成效,是否还有必要扩建实验室呢?”基地建设之初,华银健康总经理黄春波多次听到这样的质疑声。

  然而,该公司管理层却认为,2020年初的疫情高峰暂时告一段落,但依然需要储备产能。在他们看来,新冠疫情并未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完全控制,有随时出现反扑的风险。

  今年5月下旬,新冠疫情感染者人数陆续在广州荔湾出现、增长。参与了其中多位病例检测的华银健康团队发现,这些患者感染的病毒载量远高于以往。

  “大约从广州第三位感染者确诊开始,我们意识到这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黄春波说。此时,新建的核酸检测基地为短期内提升产能提供了现实基础——

  在佛山创建的顺德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达2万份/天,疫情时可提升至5万份/天。在中山市创建的核酸城市检测基地,日检测能力为1万—5万份/天。

  疫情杀出“回马枪”,严阵以待的还有广州金控下属广州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安基因”)。5月25日晚,达安基因接到政府部门通知,着手提升产能。

  “我们检测试剂盒的产能迅速来到了100万人份以上。”达安基因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斌提到,达安基因的产能储备原本就有。

  该公司的柔性生产线,可用于生产各类品种的PCR诊断试剂。PCR诊断试剂能够检测出包括新冠、乙肝、丙肝、甲流等多种传染性疾病,以及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

  不同类型的PCR诊断试剂中,引物探针和酶系统的配方不同,但试剂的生产都是在同一个产线系统里完成。因此,达安基因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生产试剂的品类。

  “我们按照不同配方,组织材料并采用相应的工艺,就能生产出用于诊断不同病症的试剂产品。”张斌解释到,“好比生产不同类别的汽车,可以在同一个产线完成。但其中用到的发动机、车辆装备材料不同,最终汽车的特点也会有差异。”

  达安基因用于生产PCR试剂的上游物料和生产组织,都可以围绕“新冠检测”的主题来排产。“所需的专业设备、研发人员、上游物料,我们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受外部因素的限制,因此产能可以迅速提升。”张斌说。

  精度:病毒变异,装备随之升级

  变异毒株出现了,而且不止一种。

  作为我国首批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之一,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孚生物”)研制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迎来了新考验。

  这款试剂盒的特点在于“便捷、高效”——15分钟即可出结果,且对操作人员无特殊要求,可实现现场检测。在人流量较大的机场、车站、港口等应用场景,该试剂盒能够极大地提升检测防控效率。




上一篇:数读港美   BIIB一夜爆火,还有哪些巴西vs瑞士让球 股值
下一篇:沙米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研究获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