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捷科技畸形IPO:四年研发“烧掉”42.3亿 第一股



  一个月前的6月25日,科创板上市委审议通过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翱捷科技)的上市申请。翱捷科技本次拟公开发行不低于4183.01万股,拟募资23.8亿元。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调查发现,翱捷科技IPO有很多畸形之处,尤其是四年研发“烧掉”42.3亿元、第一股东身披数万条风险更是令投资者侧目。

  巨额研发却现专利无效

  既然要冲刺科创板,那么研发能力就是尤为重要的。但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发现,报告期内,翱捷科技的研发却是过头了。

  招股书披露,2017年至2019年前9月,翱捷科技的研发投入分别为3.66亿元、5.24亿元、5.96亿元、18.67亿元,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对应为435.41%、454.45%、149.96%和264.28%。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公司研发人员人数为795人,占当年员工比例为89.83%。

  水涨船高的研发费用成为该公司亏损的重要原因。例如,2020年前9月翱捷科技就“烧掉”18.68亿研发费用。身处技术密集型行业,翱捷科技深知高端技术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而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需要优渥的薪酬待遇。2018年至2020年前9个月,翱捷科技用于支付员工的薪酬增长率分别为63.51%、44.66%和17.36%。公司员工的平均薪酬也远高于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2017年至2019年,翱捷科技的员工平均薪酬为38.05万元、55.66万元和62.6万元,而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4.68万元、39.22万元和43.33万元。高昂的研发费用和人力成本让翱捷科技持续亏损。

  更令人忧虑的是,发行上市阶段,公司还有很多涉及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诉讼。翱捷科技也提醒道,一方面,公司共计6件中国发明专利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被提起无效宣告请求,无效宣告尚未形成结论,其中部分专利存在运用到未来产品开发中的可能,不排除专利被无效的风险,这会对公司未来产品所需的专利保护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被竞争对手继续提起诉讼的风险。

  第一股东身披数万条风险

  目前,翱捷科技拥有阿里网络、戴保家、宁波捷芯、GreatASR1 Limited、GreatASR2 Limited、深创投、浦东新产投、小米长江、红杉宽带、高瓴馥恒、张江科投、疌泉元禾等股东。截至该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阿里网络是该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持股17.15%。不过阿里网络并非该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戴保家。

  据天眼查数据,阿里网络自身风险1480条,周边风险34717条,预警提醒2125条。自身风险中,阿里网络曾因网络购物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因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因侵害商标权纠纷而被起诉,曾因买卖合同纠纷而被起诉,曾因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而被起诉,曾因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而被起诉。

  除了不省心的大股东,董事长似乎也让人放心不下。

  招股书显示,戴保家直接持有翱捷科技9.36%的股份,他实际控制的宁波捷芯、Great ASR1 Limited 和 Great ASR2 Limited 分别持有该公司10.10%、3.12%和1.78%的股份。这意味着,戴保家通过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翱捷科技24.36%的股份。

  招股书提示,虽然戴保家的一致行动人及曾经的一致行动人,承诺在公司上市后对所持股份锁定36个月,但存在锁定期满后退出而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这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

  据天眼查数据,戴保家有6条任职信息,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6家公司,担任高管1家,担任股东5家,实际控制企业4家。戴保家周边风险有7条,另有预警提醒达69条。其中,他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起诉的开庭公告,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诉他人或公司的开庭公告,担任法定代表人的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公告内容提及的开庭公告,担任法定代表人的江苏智多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曾因劳动争议而被起诉。

  第一大股东及公司董事长周围风险数万条,再加上还有诉讼缠身,如此一来,怎能保证普通投资者利益?会否有利益输送行为发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将继续跟踪报道翱捷科技畸形IPO进展。




上一篇:@家长们,有些隐性遗传病是宝宝健康的“定时炸
下一篇:关乎近六成人类遗传病“超级编辑器”可精准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