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渠八尺门渡槽 开展异地迁移保护



  
本报漳州讯(特派记者 黄树金)3月30日,备受关注的东山八尺门海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正式开工,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开始异地迁移,历经60年的八尺门海堤、历经近50年的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宣告“功成身退”。
记者了解到,施工方已对向东渠八尺门渡槽进行有序地分阶段拆除,在拆除标段已盖起大片的搭架,吊机从上往下进行拆除。相关负责人介绍,共需迁移渡槽长560米,包括水槽56个,槽墩55座,累计分段440段。向东渠八尺门渡槽作为文物点,拆下的建筑物件将异地迁移保护至东山疏港公路羊角山公园东侧钱岗村埔仔尾。该公园将成立东山向东渠纪念馆,总用地面积83.5亩,项目的实施规模、距离、高度等要素在国内石砌体结构保护迁移工程中属于首例。
施工方福建建科院专家张天宇介绍,八尺门渡槽的异地迁移保护将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采用分体式移位法,把渡槽分为56个U型渡槽单体和495个槽墩单体,外部采用钢套箱原位加固再分体吊装运输,以异地迁移的方式,把八尺门渡槽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留存下来。迁移至新址预计一年之内可以完成,后面再进行恢复,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据悉,八尺门海域位于福建东南部诏安湾与东山湾交汇处,原为连接两湾之间的狭长海峡,全长约12公里。八尺门海域生态修复项目需要退堤还海海堤开口423米,新增海堤维修总长3.014千米。工程自2020年11月启动,分为八尺门海域陆域综合整治、向东渠八尺门渡槽异地迁移建设等项目。




上一篇:宿迁过滤不锈钢网厂家产品治理措施
下一篇: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体污染物在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