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患者安全日:中药的肝毒性知多少?



2022.09.17

世界患者安全日

2022年9月17日为第四届世界患者安全日,世卫组织将今年的主题定为“用药安全”,口号是“避免用药伤害”。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通常人们的反应这里的“药”指的是西药,但实际上无论中药西药均有效、毒双重作用。近年来,在我国有关中药肝毒性的报道日益增多,中药引起的肝损伤在社会和中医药界得到广泛关注。现就常用的具有肝毒性的部分中药进行归纳。

一、艾叶

艾叶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之功,为妇科之要药。艾叶是家庭常用的中药,经常被拿来做艾灸、泡脚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艾叶含有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癌、利胆、平喘、镇咳、祛痰、止血、抗凝、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但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艾叶的肝毒性,艾叶挥发油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甚则导致急性肝毒性。

二、苍耳子

苍耳子性温,味辛、苦,有小毒,归肺经,有散寒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之功。这种田间路边常见的中药是治疗鼻科疾病很常用的药物,在通鼻窍和止痛上用得最多。但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苍耳子的毒性,其毒性主要来源于种子里面的一种毒蛋白,这种毒蛋白类物质可造成实质脏器损害,以肝损害最为明显。但经炮制后毒蛋白含量大大降低,从而减轻毒性。

三、何首乌

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归肝、心、肾经。 生何首乌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之功。生首乌经过九蒸九晒后为制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之功。凡儿童生长不良,或者中年人未老先衰,都较常用。历来都认为它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延缓衰老,是中药当中的抗衰老药。长期服用何首乌一定要炮制,破坏其中的蒽醌类成分,因其是引发何首乌肝毒性的主要成分。

四、柴胡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是感冒药和疏肝药的常用成分,比如小柴胡颗粒、逍遥丸等。近年来有过量长期使用柴胡而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报道。有研究表明柴胡总皂苷是其肝毒性主要物质基础。

五、栀子

栀子为药食同源中药材。苦、寒。归心、肝、胃、肺经。泻火除烦、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主要含有栀子苷等多种药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炎、抗病毒、保护神经、降糖、调血脂、保肝利胆等作用。近年来,因错误用法导致肝毒性的研究报道较多,栀子产生肝毒性的化学成分主要以栀子苷为主,栀子苷在体内代谢生成的京尼平是栀子中最强的肝毒性成分。

提示

比较常见的具有肝毒性中药还有千里光、黄药子、川楝子、诃子等,建议广大患者在使用时加以注意,不可随意用药。

谈“毒”色变

中药毒性既包含了现代药学意义上的毒理毒性,又包含了古代文献所称的“毒性”,即中药的偏性。古人常将毒性与偏性联系在一起,凡是药物都有偏性,所以都有毒性,毒性作为中药的一种性能,跟四气五味一样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所以也不可谈“毒”色变,只要在医生和药师的指导下按照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必可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药健康

药学服务品牌

整理:曲珍仪

原标题:《药健康 | 世界患者安全日:中药的肝毒性知多少?》




上一篇:亚磷酸钾、磷酸二氢钾pk到底哪个更牛?有啥不同
下一篇:科普|食品快检技术的“前三名”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