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植物学大会:为人类寻找美好而可持续的未




 
国际植物学大会:为人类寻找美好而可持续的未来  
 

【国际植物学大会现场报道】

“当今生物灭绝速率比距今66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以来所有的灭绝速率大1000倍,估计1200万种现存真核生物中的一半可能在21世纪末消失。全球变暖、外来植物入侵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使我们必须保护植物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7月24日,以“关注植物 关注未来”为主题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广东深圳开幕,草木葱茏的鹏城代表中国迎来了来自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的6953名植物学者。

在此次植物科学领域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上,包括38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18位外籍院士在内的全球顶尖植物学者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探讨了植物科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呼吁各国一起努力,关注植物多样性保护,为全人类寻找一个美好而可持续的未来。

“拯救植物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一万年前人类发展农业,很多植物是食物的主要来源。此后全球人口数量经历了从100万到现在74亿的变化。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24日,皓首苍颜的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名誉主席彼得·雷文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从地质历史、人口演变、气候变化等角度阐述了全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雷文出生于中国上海,致力于植物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植物进化与保护研究50年,是《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编委会主席之一,同时也参与了世界各地共上百册植物分类学领域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他说:“世界就像是一座花园,我们每个人都是园丁,人类的生存依赖植物,拯救植物就是拯救我们自己。”

雷文认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具有保护野生植物的传统,特别是中国自古就拥有爱护自然的文化。但现在还需要把这种爱护上升到保护植物物种、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高度,因为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现在全球有一半人生活在城市,城市的发展让我们远离了植物,空气质量变差、交通拥挤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现在是时候把植物引回到城市了。”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主席、国际孢粉学著名专家斯蒂夫·布莱克摩尔教授也表示,人们需要通过植物的力量来改变生活,设计师、规划师、地产商等应该共同合作,重新建立起人与植物的关系。

中国的努力和成绩举世瞩目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植物研究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国际植物学大会有117年的历史,今年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为什么会选择中国?记者在大会现场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展中找到了答案。

“从‘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到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育种,再到屠呦呦凭青蒿素的发明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植物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和科学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意义上的。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了对野生植物及其环境的保护。”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葛颂介绍,截至2015年年底,中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40个,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4.8%,其中国家级保护区446个,广东鼎湖山等33个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的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就地保护了65%以上的物种,同时建设近200个植物园和树木园。

“中国政府确实非常重视植物多样性保护,并且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中国办公室主任文香英告诉记者,她对中国的植物园在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起到的作用印象深刻,“中国的三万多种植物有40%~60%在中国195个植物园得到了迁地保护,比如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对28种濒危植物进行了物种回归工作。”

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介绍,2016年12月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获得了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举办权,这不仅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近年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肯定,更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

开启生态保育跨国合作新时代

记者发现,这些天在大会举办地深圳的中轴线核心地段上,一段新颖的立体连廊花坛——“时间廊”建立起来。通过极富节奏和韵律的植物艺术画、插画艺术和中国传统园林的框景艺术,它巧妙地呈现了国际植物学大会的百年历程,也让公众得以更深刻地感受植物生态之美。




上一篇:控股股东减持1292万股还要定增4306万股 股价高涨业绩高增 安图生物真任性!
下一篇:细胞免疫治疗“独角兽”开启上市倒计时 长线持有永泰生物-B(06978)的两大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