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下好联合攻关“一盘棋”



育种投入大、风险高、周期慢。以往,受种种因素制约,育种科研与市场存在一定程度脱节,“纸”难变“钱”。

可喜的是,我省近年来成功育出“虾稻1号”“鄂干椒101”“硒都黑猪”“鄂莲”等本地动植物新品种,并就地转化,有力保障了“肉盘子”“米袋子”“菜篮子”。

种业要翻身,必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下好联合攻关“一盘棋”。

7月下旬,从国家统计局传来喜讯:我省夏粮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

听到消息,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彭梁村种粮大户梁修亭高兴又期待:“今年政府推广了18个本地小麦新品种,平均增产5%以上。我们争取明年继续实现面积与产量‘双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良种是农业增产增效的基础。近年来,我省成功育出“虾稻1号”“鄂干椒101”“硒都黑猪”“鄂莲”等本地动植物新品种,并在鄂就地转化,有力保障了“肉盘子”“米袋子”“菜篮子”。

这背后,是不断打破种种藩篱,构筑育种创新链的努力。

痛点:转让费不菲的新品种,市场曾经不买账

今年5月,武汉种博会上,6项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农业新成果现场拍卖,受到企业“争抢”。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中豆63”,248万起拍,历经20多轮加价,最终以1500万成交。该品种耐密植、分枝多、籽粒商品性好,不但高产稳产,还有利于机械化种植,突破了当前大豆稳产性不足、商品性差等问题。

“真正的好东西,市场一定会认可。”湖北扶轮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负责人曾高峰感叹道。

为了炼成一双慧眼,曾高峰曾交了太多学费。公司成立最初10年,曾花费200多万元四处购买品种经营权,但是,买回的小麦新品种多数市场不认账:要么高产品种不稳产;要么市场急需的某类专用小麦品种,研发还不成熟。

扶轮公司的遭遇,折射出以往育种研究的尴尬处境。

我省种质资源、育种人才、高端设施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多数种企实力较弱,缺乏研发实力,全省160家农作物种子企业,具备育种创新能力的不到40家。然而,由于科研方向、课题经费、起止时间等方面的诸多限制,在以往评价体系“指挥棒”下,科研单位更看中论文与通过品种审定,导致实验室里的成果多、可推广和应用的少,难以由纸变钱。

如何打破科研与市场脱节困局?

“育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种业要翻身必须遵从市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补上商业化育种体系短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长惜称,2013年,国务院印发《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3—2020)》,就提出“以市场和商业化成果为导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唱主角,才能培育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这也是全球种业研发大趋势。

破题:科企联合攻关良种,打造育种“流水线”

虾肥,稻更香。夏秋之交,潜江万亩连片虾稻田,丰收在望。

这里种植的虾稻1号,是我省首个适用于虾稻共作模式的专用优质水稻品种,由省农科院粮作所、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公司(后称中垦锦绣)与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共同选育。

基于实际需求,2014年,潜江市向省农科院“点题”:当地虾稻共作面积快速增长,但农户选用的水稻品种多而杂,导致“虾强稻弱”,急需专用水稻种。中垦锦绣敏锐意识到商机,三方共同签订合作开发协议。

企业提出问题,专家解决问题。不断反馈,不断完善。他们以“黄华占”为母体,与大粒优质籼稻品系R769及抗稻瘟病籼稻品种GD-7杂交,最终选育出适宜虾稻共作的新品种。2019年,虾稻1号“诞生”。中垦锦绣优先取得品种的独家生产经营权。近年,该品种推广面积超过30万亩,销售收入近2000万元。

虾稻1号是我省推动种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近3年,我省先后成立虾稻、再生稻、优质稻、甘薯、小麦等科企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良种联合攻关机制。

企业提出育种需求。科研单位主攻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进行关键技术的原始创新,将研究成果转化给有实力的种企;企业用市场的嗅觉,挖掘品种优缺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育种实践。市场成为育种“指挥棒”。

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周德顺是湖北甘薯产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他说,通过收集、整理企业意见,联盟已确定鲜食甘薯品种提纯复壮、工业专用甘薯品种筛选等研究重点,争取申请立项。




上一篇:重庆小分子化学药CDMO平台建成投用
下一篇:人类发育细胞图谱揭开胚胎发育“黑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