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业“少东家”郭晓群的董事会战争



  佳兆业“少东家”郭晓群与康宏环球的控制权之争,耗时三年有余仍未结束,并在近期有了新进展。 

  康宏环球1月10日披露,在1月7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中,一名股东对郭晓群、陈佩雄、王鹏英的投票资格提出反对,公司经核实后判定,上述三人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票权(除郭晓群于2020年8月7日收购的2000股股份外),不符合股东特别大会的投票资格。 

  此前,郭晓群曾提议罢免“陈志宏、吴荣辉、陈丽儿、叶怡福、冼健岷、陈士斌、潘铁珊、傅邝颖婷、白伟强、甄达华、王利民”等11位康宏环球现任董事,这也在股东特别大会中进行了审议,但仅有对王利民和陈丽儿的职务罢免议案获得通过,其余9位董事仍将继续保留原职。 

  一面提议罢免原董事会成员,另一面,郭晓群还提议委任马时亨、石礼谦、郭晓群、谭礼宁等为康宏环球新任董事。就此,康宏环球以此次股东特别大会,并非公司宪章和开曼群岛法律要求下的有效公司会议为由,对提案予以拒绝。 

  自此,这场始自2017年的控制权争斗,二度以郭晓群的落败而告一段落。 

  三年股权斗争始末 

  作为佳兆业集团董事会主席郭英成的长子,郭晓群年仅28岁,在其父的描述中,他不喜欢接班,反而喜欢自己投资做生意,康宏环球就是他在资本市场第一个公开举牌的“猎物”。 

  2017年7月至8月,郭晓群通过密集举牌,将所持康宏环球股份增至29.91%,逼近30%的要约收购红线,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对于这笔投资,佳兆业及郭晓群本人均曾强调,康宏环球是郭晓群的个人投资,与佳兆业无关。 

  虽已是第一大股东,郭晓群却并非康宏环球的董事会成员,彼时,该公司的董事会仍是郭晓群介入之前的“旧班底”。因此,在成为第一大股东三个月后,郭晓群便对包括集团总裁、行政总裁、执行董事等在内的董事会成员提出了罢免要求,同时推举张润深、曾劲、张加铭、李泽浩及李兆良等五位新董事上任,直指公司控制权。 

  关于罢免旧董事、推举新董事上任一事,郭晓群通过公开信进行了回应,其表示,当初投资康宏环球是“看好公司发展潜力”,但对公司近期一系列的新闻感到痛心和失望,为推动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才推选五位在银行、会计、金融及司法界资深且专业的人士担任公司新董事,更希望公司在他们的带领下,迈上新台阶。 

  不过,该“罢免”提案还需通过康宏环球的股东会、董事会等审议通过。因此,便有了这场耗时多年的控制权争夺战。其中,康宏环球阻击郭晓群的主要方式即是,质疑后者所持股份在股东特别大会中投票权的合法性。 

  2017年12月底,康宏环球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就“罢免”议案进行审议。会上,一名股东就郭晓群等人的投票资格提出反对。最终,股东大会主席陈志宏宣布,“不应计入据称是郭先生及陈先生在股东特别大会上的投票权”。原本胜券在握的郭晓群,首次落败此次控制权之争。这一幕与几天前刚刚发生的一幕,何其相似。 

  港媒披露,当时,康宏环球找来“股坛坏孩子”李华伦担任军师,引用香港《保险业条例》第八条,即董事会需要保监局确认为适合人选才会生效,否决了郭晓群的要求。 

  股东大会之后,康宏环球陷入了一场廉政风波,并自2017年12月起,以“待刊发内幕消息”为由停牌三年,但股权争夺战暂时沉寂。郭晓群则选择了“回归”,走上了接班佳兆业之路,2020年,郭晓群一年内获得“三连升”,终被委任为佳兆业集团联席总裁、兼任上海区域总裁。 

  康宏环球并非外界眼中不错的投资标的。资料显示,成立于1993年的康宏环球,一度被香港股评人士形容为“老千股”。停牌前,该公司市值仅24.95亿港元,处于亏损状态,且在停牌期间,并未披露业绩公告,面临除牌风险。 

  此外,香港仙股市场龙蛇混杂,复杂性远高于红筹及蓝筹等优质股票。不少来自内地的富豪、名人,纷纷折戟香港仙股市场,前人并未给郭晓群留下太多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了康宏环球的价值,称其现有业务中包括资产管理、强积金及一般保险服务。其中,保险代理及保险经纪牌照最为值钱,强积金牌照更是不易获得。 

  二度逼宫,硝烟再起 

  这场沉寂良久的股权争斗自去年9月底才开始再生波澜。当时,郭晓群二度要求康宏环球召开股东特别大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郭晓群还提前入禀了香港高等法院,要求其颁发声明承认自己所持康宏环球股份,并禁止后者妨碍自己行使包含投票权在内的股东权益,但遭到法院否决。 

  此外,郭晓群还曾就2017年康宏环球主席陈志宏在股东特别大会中否决自己投票权一事,进行上诉,同样遭遇了败诉。 




上一篇:新药研发20年,史家海详解:红细胞技术如何接轨基因治疗等
下一篇: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七大工程⑤丨实施乡村振兴工